在你職業(yè)生涯的早期,撰寫博士論文應該是最艱巨和最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之一。如何將龐大而復雜的內容整合成一篇論文呢?完成如此宏大且似乎永無止境的任務會將人置于極大壓力之下;你應該如何處理?能否完成任務?你會采取什么技巧來減輕撰寫博士論文帶來的壓力?我們曾與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導師探討過撰寫博士論文的不同方法并積累了豐富經驗;以下是一些要訣和技巧,記住它們可能會對你在大學時期撰寫博士論文有所幫助。
在你開始撰寫博士論文之前
1. 你需要確保自己十分清晰地理解科學報告(SR)和博士論文之間的區(qū)別。
科學報告只涉及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摘要——這是你在跟政府機構或商業(yè)機構合作時可能會用到的文體。
博士論文也包括上述各項內容,不過是以論文形式呈現(xiàn),也就是需要解釋你的工作如何推進該領域發(fā)展、促進科學認知和論證科學命題。論文需要先提出一個“論點”,即需要在該領域解決的一個關鍵的基本問題,然后闡述如何論證這一“論點”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
你的目標應該是寫一篇論文,而不僅僅是一篇科學報告。
2. 和你的導師討論論文提綱并達成一致意見。其中包括:
a)論文標題(你需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大多數大學要求提前選題且選定后不可更改)
b)章節(jié)標題
c)每一章節(jié)標題之后的章節(jié)概述
d)和你的導師一起討論并決定論文章節(jié)的寫作順序(理想情況下是從第一章開始按順序寫)。
3. 在你開始起草論文初稿之前,確保已經完成了所有主要的實驗工作和/或理論工作/統(tǒng)計分析。在此過程中,你可能有一些事項需要整理,但是所有主要工作都應在開始寫作之前完成。當然,如果其中一些工作內容已經成稿并出版,這無疑是一大優(yōu)勢。許多大學會要求將已發(fā)表的論文或底稿作為博士論文的主要內容。
4. 在寫作的早期階段,你需要確定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方面的格式和結構安排。你可以查看一下你在大學期間參加的研究小組所提交論文的標準格式,這樣就不用在重定格式上花費太多時間。
例如,是在每章結束時列出在這一章中引用的所有參考文獻,還是將整篇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編成一張總表(在大多數英國大學的化學和物理博士論文中,前者是首選)
5. 確保所有的圖表和表格清晰明確、“相互獨立”、并且盡可能地具備“自包含”特性;也就是說,即使讀者只看圖表,也能從標題/軸標/所有組成部分中獲取簡單的信息。
6.完成博士論文后,您需要用三到四天詳細耐心地對初稿進行通讀,檢查錯誤和前后不一致的地方。當你對論文感到滿意并獲得了導師的同意后,就可以提交了。
博士論文提交后
1. 再次通讀全文,試著從外部評審員的角度來審視論文,他/她會發(fā)現(xiàn)什么優(yōu)點/缺點?
2. 記住,論文不可能不存在錯誤。
自己編制錯誤表,將其分成(a)小錯和/或排版失誤和(b)科學謬誤和/或前后不一致(不應該有很多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對于(a)類錯誤,“可接受的錯誤率”是平均每10頁有1個錯誤(例如,一篇300頁的論文,此類錯誤的數量不能超過30個)。如果超過30個,外部評審員會認為這是“粗心大意和嚴重失誤”。
如果你參加論文評審/討論會,除了帶上論文,最好還要帶上這份錯誤表。
3. 你需要閱讀/研究論文中引用的關鍵參考文獻,做好在之后的論文評審/討論會上進行討論的準備。
在評審開始前,要從兩個層次出發(fā),對論文背景進行考量:(a)論文中采用的專業(yè)級背景材料,以及;(b)在你的博士論文研究領域中,屬于本科生級別的基礎背景材料。這個技巧非常重要,因為學生們經常忽視(b)類材料(即學生的通用讀物),然后發(fā)現(xiàn)“最簡單的問題最難回答”。你要確保能夠回答跟自己的博士論文有關的基礎性問題。
4. 在你知道誰是你的博士論文的評審員后,要在面試前盡可能地了解他們的研究興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想一下他們在面試時可能會提的問題。讀一些他們的研究文章(例如他們最近撰寫的一些評論文章)。
5. 請記住,你參加博士論文評審的目的不僅是要通過評審,還要從評審員那里獲得一份評語是正面的書面報告,這對以后的職業(yè)生涯將大有裨益。許多人在整個學術生涯中會將一名或多名博士論文評審員視為推薦人你的論文評審員會根據你的博士論文和面試情況撰寫報告。請務必確保你在報告中能獲得“優(yōu)秀”之類的好評,因為報告將在論文評審后會在大學歸檔,以后也很有可能成為你的一種參考(如當你申請工作時)。
6. 在討論你的博士論文時,千萬不要與評審員發(fā)生爭吵。如果你不同意評審員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最好非常禮貌地表達異議,比如說“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如果你以一種敵對或挑釁的方式提出異議,評審員隨后可能會在另一個問題上對你采取強硬態(tài)度,對你而言這很不利。
7. 面試過程中,評審員通常會要求考生在白紙或掛紙(或白板)上以文字/圖表形式作答。如果評審員要求你這樣做,請務必寫清楚。此外,對于紙(或白板)上的文字/圖表,建議務必在回答新的問題時,在新的空白頁(或白板的另一面)上作答(不要覆蓋之前作答的內容),因為評審員在評審結束后需要編制報告,這是他們就會借鑒這些 “書面筆記”。
構建博士論文的要訣
1.第一章
在這一章,要說明你的研究將解決哪些重要問題,還要對相關領域在你的研究開始之前已經獲得的成果和之前開展相關研究的原因以及方式進行概述。在本章結尾,要清晰地指出你開展這一研究的目的,以及你的研究將會為解決上文提到的重要問題作出怎樣的貢獻。
2. 最后一章(第X+1章)
這一章應該包括:研究工作小結、重要的發(fā)現(xiàn)、以及全部或部分完成了第一章中設定的目標等等。
在這一章中還要對研究成果的深層意義進行闡述,并講述你的研究在提高相關領域的科學認知水平上的作用和貢獻。
這一章還要對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想法,從而更好的推進相關領域的發(fā)展。
最好是在寫完論文其他章節(jié)后再寫第一章和最后一章。
3. 第二章:素材和方法論
這一章要描述論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設備。要明確地闡述采用這些方法和材料的原因。最好能寫得有趣些,不要只是平鋪直敘。
4. 在你的博士論文里可能會有幾個“研究成果章節(jié)”,可以按照下面的示例進行編寫:
第X章 標題
簡介
方法
簡要概述研究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和本章特有的其他相關實驗細節(jié)。簡要概述論文所使用的理論方法(與第二章保持一致)和本章特有的其他相關理論細節(jié)。
研究成果
用適當的清晰圖表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
討論
參考已知的相關文獻和現(xiàn)有知識,對將所獲得的研究成果進行討論。
總結
清晰地總結博士論文的主要結論。
博士論文撰寫方式無對錯之分。事實上,在你構建博士論文的時候,你可能就已經能夠以一個更好的方式看待這個過程。如今,大多數高校都希望你專心研究、搜集數據、提出想法、然后寫成論文。用于論文開篇和結尾的引言、通用方法論、以及總結性章節(jié)等將會成為你博士論文的核心部分。如果你能像上面說的那樣構建你的論文,那可能就不會“壓力山大”了;就專心做研究吧,記下你平時的工作情況,千萬不要丟掉了。
在開始編寫正文之前,搭好框架是最重要的,請務必牢記。你的論文主題是什么?讀者是誰?如果你能盡早為自己的博士論文搭好框架,你就能馬上開始查找參考文獻了;很快你就會發(fā)覺自己正朝著目標大步前進!
——END——
論文語言潤色 | 論文學術翻譯 | 其他論文發(fā)表服務 | 英文基金申請書語言編輯